当地时间5月18日
根据美国前总统拜登办公室发布的一份声明
拜登被确诊患有恶性前列腺癌
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


相关话题也冲上了热搜!




前列腺癌
老年男性高发
前列腺,这个位于膀胱下方和直肠前方的核桃大小的腺体,虽小却至关重要。当前列腺细胞发生恶性增殖并失控生长时,便形成了前列腺癌。临床上将前列腺癌分为局限性、局部进展性和转移性三类。

在老年男性的健康领域,前列腺癌是个“隐匿杀手”。在欧美国家,它长期“霸占”男性实体恶性癌症的首位,每年新发病例数居高不下;而在亚洲,虽说发病率相对较低,但近年来也在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。
症状隐蔽
发现即晚期
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没有明显症状,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排尿异常,如尿频、尿急、尿流变细、排尿困难等。这些症状虽然与前列腺增生相似,但持续存在或逐渐加重时,极有可能是前列腺癌的警示信号。不少患者出现一些早期症状时都认为“年龄大了,是这样的”,或是感到羞于启齿而未能及时就医,这也导致不少患者“发现即晚期”。
目前最常用的筛查方法——检测血液中的一种叫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(PSA)的物质。如果PSA>4ng/mL,就需要结合情况通过更多筛查帮助确诊,如:直肠指检、经直肠彩超检查、穿刺活检术等。国际及国内泌尿外科指南均建议:50岁以上的男性每1~2年应进行一次PSA检查,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可以提前到45岁。

科学分级
精准治疗
关于前列腺癌的众多说法里,有一条广为流传:前列腺癌是“懒癌”“惰性癌”,因此,不少人认为它“比较温和、进展缓慢”,即使确诊了也不积极治疗,尤其是身体素质较差的老年患者——这种观念不可取。
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前列腺腺癌的分级方法是Gleason(格里森)评分系统。
- Gleason评分=主要结构类型(级别)+次要结构类型(级别)(2~10分);
- 其中,主要原发病变区分为1~5级,次要病变区也分为1~5级。
简单来讲,Gleason评分系统将前列腺癌从低到高分为5级,级别越高,危险性越大。诊断书显示,拜登的Gleason评分为9分,这表明他的癌症侵袭性很强。
尽管前列腺癌总体进展相对缓慢,但因其肿瘤细胞可分泌成骨因子,促进骨骼异常增生,所以前列腺癌转移以骨骼为主。而一旦出现转移,5年生存率将显著下降。
如今,前列腺癌的治疗越来越强调个体化,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病理分级和个人身体耐受能力来优选治疗方案。针对早期前列腺癌的患者,可以通过全腺体治疗如根治性手术或者是放疗等手段,达到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可以治愈。若肿瘤本身增长比较缓慢,部分低危高龄的患者,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主动监测。
如果肿瘤已经扩散到盆腔或者远处器官,仍然可以通过联合治疗来延缓病情进展,缓解症状,提高生活质量。其中,内分泌治疗常作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或晚期前列腺癌的辅助治疗。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的患者,还有化学治疗、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等,为前列腺癌患者带来更多希望。
此外,由于局灶治疗可以在有效控制肿瘤的基础上具有更微创、更精准、保留功能的优势,人们越来越关注该技术,被认为是非常有前景的前列腺癌症治疗方案。如——
- 2015年Zuber等报道对169例早期前列腺癌行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,治疗后 5年生化失败率为7%,急性直肠炎发生率20% ,尿失禁发生率约35%;
- 研究显示,对低/中危局限性前列腺癌,冷冻消融与根治术治疗效果相当,且冷冻疗法可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感,应用更为广泛;
- 不可逆电穿孔技术,其原理基于“非热效应”,该技术集功能保护、安全性等优势于一体。有研究显示,不可逆电穿孔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后消融区域复发率为2.7%~9.8%,3年无失败生存率为96.75%,无转移生存率为99%,总生存率为100%。
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法,都需要听取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出的建议。
前列腺癌虽凶险
但通过健康生活方式
及时筛查和科学治疗
我们能降低发病率
提高生存率
为男性健康
行动起来
打赢 “生命腺” 保卫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