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部的不适被初为人母的喜悦和好动的孩童所掩盖。艾吉丽姆(化名)默默忍受着这些轻微的疼痛,未曾深究。直到确诊癌症的那一刻,她才真正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……
“乳腺炎”久治不愈 一查竟是乳腺癌!
35岁的艾吉丽姆来自哈萨克斯坦,在去年10月底被确诊为HER2阳性乳腺癌。这个癌症并非毫无预兆地突然降临。
早在几年前,她在常规体检中就发现左乳有一小肿块。当地医生告诉她,这可能是生产后残留的乳汁引发的囊肿,待体内激素水平稳定后,肿块可以自行消退。当时的她,已经停止哺乳一年。但出于对医生的信任,她也就没再去检查。
在2024年第二次怀孕期间,临近分娩时,她发现肿块逐渐变大,皮肤变得红肿且伴有热感。艾吉丽姆以为是乳汁未排净引发的乳腺炎,没有太在意。然而,孩子出生后,肿块不仅未消,反而持续增大至10厘米大小,并伴有发烧症状。当地医生仍诊断为慢性乳腺炎,仅建议使用消炎药和抗生素治疗。
“当时我的情况还是让其他医生起疑,他们让我去做乳腺钼靶检查。”最终,结合影像及活检结果为:乳腺癌,HER2(+++),G3。
化疗致肝损伤?为母则刚寻生机
艾吉丽姆在当地接受了一周期的静脉化疗,然而严重的副作用使她不敢再继续治疗。“化疗后转氨酶水平升高三倍,这让我不得不重视。”作为一名医生,艾吉丽姆深知若继续化疗,将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。因此,失望的她选择放弃治疗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放弃治疗的后果逐渐显现:腋窝下的肿块开始增大,咳嗽症状日益加剧,并出现肺转移的迹象,整体状况愈发恶化。一想到大女儿年仅4岁,小女儿尚在襁褓之中,作为母亲的她,必须竭尽全力活下去,不能放弃任何求生的机会。为此,重新振作的她决心打破传统束缚,积极探寻新的治疗途径。
艾吉丽姆寻找了德国、土耳其、中国等多个国家的医疗机构,最终锁定了位于中国的广州复大肿瘤医院。原因是复大医院提供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让她眼前一亮。尤其是有些特色技术,她之前仅在美国、以色列等国家有所耳闻。经过一番深入了解后,她毅然决定前来中国复大医院“搏一搏”。
多种治疗齐上阵 肿瘤缩小喜笑颜
“我想要活着。”2025年3月31日,艾吉丽姆成功入住复大医疗四科,在与医疗团队初次见面时,她说的第一句话便是这句。
在完善相关检查后,医疗四科副主任行艳丽发现除了左侧乳腺癌,艾吉丽姆还有双肺多发转移瘤、左侧腋窝多发转移性淋巴结,此外双侧肺门、右侧腋窝、肝门区、腹膜后、双侧腹股沟区多发小淋巴结。经过多学科的讨论和评估后,行艳丽主任给予介入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治疗方案。

△护士为其换药
“中国医疗,中国复大非常可靠!”在治疗期间,复大医院的医护人员以其细致入微的服务、亲切友好的态度以及迅速高效的回应,令艾吉丽姆的好感倍增。


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,复查结果显示,乳腺肿瘤几乎缩小了一半,同时腋窝淋巴结和双肺转移瘤也明显减小,有些甚至消失。随后,她继续接受了三个周期的治疗,肿瘤持续缩小,病情趋于稳定,她的体重也较前增加了8公斤。
当乳房肿瘤缩小至3厘米后,艾吉丽姆接受了左乳腺肿瘤冷冻消融术。“整个过程几乎没有不适感,仅留下针眼大小的伤口,术后我能明显感受到肿瘤变得柔软。”目前,艾吉丽姆仍需继续接受介入和靶向治疗,我们也衷心希望她能够不断康复,状况越来越好。

行艳丽 医疗四科副主任
此案例非常具有警示意义:
症状相似,本质迥异:乳腺炎与乳腺癌在临床表现和部分影像学特征上有时存在重叠,极易混淆。乳腺癌有时也可能以炎症的表现"招摇过市"的。
病理诊断是金标准:当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出现进展时,务必高度警惕,重新评估诊断的准确性。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的"金标准"。
早诊早治,预后不同:乳腺癌的预后与治疗的早晚密切相关。若发现乳房异常,如肿块、红肿、疼痛等,应及时就医,通过乳腺超声、钼靶、病理检查等明确诊断。早期发现、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。